来源:官方 作者:官方
千年前,乱世纷争,数国并立,战争繁起,英雄频出,而百姓生活困苦不堪,无数流派因此而生。为救民于水火,为使诸多黎民有一展抱负之机,夫子游走各国,创书院,广收弟子,倡行有教无类,并以仁为理念入武,教人以德。诸国掠夺不止,战火难熄。羽客白闻清所创的玄门,却遵循无为自化之法,清净修行,济世救人,得诸多百姓青睐。而彼时,游侠阎法渡远走关外,西行求法,历经数载,终得大成,遂回归关内,建立菩提,秉持“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之法,修己身。随着国家之间的兼并战争越来越激烈,善谋略、知大局、会机变的捭阖一派迅速壮大繁荣。如此几百载,有国覆灭,有国壮大,最后只剩魏、楚、燕三国。
魏帝尊崇菩提,敬仰天下菩提弟子,便特建嵩室山,随后大师惠清前来嵩室山,广集弟子,传授菩提之法,教授嵩室山武学。也因魏帝尊崇菩提,并定下规章,菩提弟子可免税。这导致魏国境内大量百姓拜入菩提,沉迷研习菩提之法。久而久之,竟使国家无税可收,国家负担愈重,民不聊生。菩提在魏国越发盛行,嵩室山执法长老却在在菩提传承一事上与当代掌门产生分歧,遂离开嵩室山,自谋出路。恰逢娑罗一派传入关内,嵩室山执法长老等人接受娑罗传承,远走塞外,建大雪山,择人传授。而燕国嘉和帝自听闻若潜心研习玄门之法,可得长生一事后,便极为尊崇玄门,造成人人皆沉迷长生之术,无事生产的被盛况遮掩的乱象。楚国彼时独尊书院,罢黜百家,因书院兴起的门派比比皆是,其他宗派却在楚国被打压殆尽。
及至三百多年前,外忧内患下的魏国连维持国家基本运作的银钱都无法拿出,国家瘫痪,军队散乱成沙,匪乱成灾,国土分裂,被七路诸侯所掌控。其中,势力最强的为统治西北的陆卓三兄弟以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臣柳京。乱世之下,菩提弟子不再享有特权,不断有菩提建筑遭摧毁,但也不断有真正修行菩提之人将其重建。在魏国的几度生死危机中,嵩室山感念国家曾对菩提的支持,率领菩提弟子奋力抵抗诸侯叛军。这导致嵩室山几度被毁,又几度重建。自此,魏国进入了为期二十年的混乱时期,直至陆卓三兄弟彻底将魏国推翻,建立齐王朝,混乱才得以抑制。陆卓上位后,并不偏帮任何门派宗门,让其皆自由发展,在此措施下,各派之间良性竞争,百姓也渐渐恢复生产。菩提弟子也因这几十年乱世的淘汰与清洗不再良莠不齐,能留下的弟子都对菩提及其学说十分尽心和热衷。同时,虽嵩室山与齐军曾生死对抗过,但陆卓欣赏嵩室山的忠义,并未清缴亦或者针对嵩室山,让嵩室山得以保存,但也元气大伤。但同样的,嵩室山此举也带来了巨大的名声,不少不愿效忠齐王朝的魏国遗民纷纷加入嵩室山,使得嵩室山快速恢复,终成齐国第一宗派,亦为菩提学派下最具代表的宗派。魏国虽灭,不少人还抱着复国梦,城破之时,柳京带着魏国皇室后裔姬虞逃离,在改名换姓之后,加入当时显得特别落魄的神兵山庄。神兵山庄由枕戈家传人所建,在魏国还未灭亡时,因菩提的强势而不受重视,在混乱时期,本是神兵山庄发挥所长时,但因守着心中信义,不肯出山。在柳京等人加入后,姬虞被庄主收为养子,在其百年后,成功继承神兵山庄,为复国做准备。
同时,在魏国混乱时期,楚燕两国欲趁虚而入,夺取魏国领土,但在大力发展军事、扩展领土的同时,燕国嘉和帝依旧沉迷玄门学说,对朝政越发不上心,甚至开始服用大量的药丸。之后几年,嘉和帝终因食用丹药过多而亡,当时,嘉和帝子嗣年幼,再加上几路藩王势大,野心勃勃,嘉和帝一死,整个燕国瞬间陷入分崩离析的状态。本受命攻占魏国城池的将军段承君不得不放弃唾手可得的领地,率军回京,扶持三岁皇子顾灏称帝,年号景元。风雨交加的魏国因此得到了喘息之机,而燕国,皇权势微,各路藩王开始蠢蠢欲动,各种谋略尽出,只为夺得这天下。段承君忠君爱国之心至始至终不曾变,费尽心思想要保住燕国,他领下的十万兵马的确受藩王的忌惮,让他们不敢妄动。经过段承君十余年的谋划,各路藩王不想背负乱臣贼子的名声,又不愿意听从薄弱皇权的命令,便开始分封而治,名义上还是燕国领土,但不再受皇室管辖。而在燕国境内蓬勃发展的玄门并未随着嘉和帝的死亡而衰落,反而因为幼帝及当朝权臣不愿忤逆先帝的遗志而使得玄门各派继续得以存在。只是段承君认识到若任由国家发展成人人沉迷其中,无事生产的乱象,燕国也迟早会走向灭亡。
只是,并非所有玄门门派都在蛊惑人心,如在天下最为混乱时所建立的御虚门,经常给予颠沛流离的百姓予以庇护,无论在玄门中还是百姓心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又如位列玄门门派之首的太初剑宗,门下弟子早已遍布朝堂江湖各个角落,甚至于有两位藩王也是出自其中,若一味打压,只会让这个本就在溃散边缘的国度彻底四分五裂。是以,段承君在与各方博弈之后,给予玄门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规则。让玄门一派的发展之路变得健康顺畅。但也因为如此,玄门在燕国一派独大,其他流派虽然也有,但始终无法发展起来。同时,在段承君的强硬手段下,当年蛊惑嘉和帝的玄门弟子尽数获罪,并且当年的炼药之法也被全部封存。段承君本欲销毁所有炼药之法,但很多人认为这是对先帝的大不敬,只能封存,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让其重见天日。
而楚国眼见魏燕两国都陷入了混乱之中,认定大一统的时代到来,欲同时进攻两国。朝臣劝阻好大喜功的闻帝不可如此,魏闻两国再乱,也有着千年的底蕴,需徐徐图之,不可同时招惹两国。奈何楚国几百年来,从来独尊仁学,使得皇权高度集中,闻帝的旨意不可违抗,遂发兵同时进攻两国。可魏闻虽内乱不止,但不愿做亡国奴的爱国之士并不少,包括不少魏国诸侯及燕国藩王都放下国内争端,竭力抵抗楚国的入侵。当时,在七国混乱时期便已存在的书院门派砚溪山庄,在楚国定下独尊仁学的治国之策后,书院的声望达到巅峰,砚溪山庄也逐渐发展成一个庞然大物。这么多年来,砚溪山庄早已桃李满天下,在闻帝下令进攻魏岐两国时,砚溪山庄庄主曾设法阻止,奈何砚溪山庄实在太过庞大,内部有着太多不同的声音,从而导致砚溪山庄分裂。副庄主带领着支持战争的学生离开砚溪山庄,建立麓山书院,毅然前往前线,为这场战争出谋划策。但结果并不如意,接下来几载,楚国都没能将魏燕攻下,反而因为高强度大范围的战争使得后勤消耗及兵力损失过大,显得有些后继无力。各方考虑之下,闻帝欲在永宁倾尽全国之力发动一场决定三国未来的大战,可由于大将向靖的急功近利及其他各方面原因,导致战争溃败。此场战役让楚国国力急速衰落,无力再发动战争,闻帝统一三国的梦想不得不搁浅,将军队撤回,休养生息。麓山书院也因战争的落败变得七零八落,曾经因伟大抱负而聚集在一起的学子死的死,离的离,只留宋延鹤带着几名弟子依旧坚守,认为楚国会有大一统的一天,麓山书院也将成为世间最好的仁学圣地。同时,也因战争持续太长且还溃败得彻底,楚国的根基摇摇欲坠,砚溪山庄再次出面,将局面稳定下来,并接收受到战争影响而无法维持下去的书院学子,迅速发展成书院第一大派。此后,待魏国被陆卓三兄弟覆灭,齐王朝建立,齐楚燕三国进入了难得的和平时期。偶有摩擦,但并未影响大局。如此经过三百年,此时,疆域依旧是燕齐楚三国鼎立的状态,只是和平已久,人心开始蠢蠢欲动……
三百年来,齐国因未偏帮任何流派,各种各样的门派如雨后春笋崛起,各种学派下的门派蓬勃发展。同时这股氛围也影响到朝堂与民间,在各方面都处于良性竞争,渐渐的,齐国成为三国中国力最为强大的国家。而楚国死守仁学那一套治国理念,且国内排斥其他流派,导致其他流派几乎没有生存空间。几百年下来,一成不变的制度早已腐朽,楚国犹如年老的猛虎,迅速地没落下来。至此成为三国中最为弱小的国家。燕国则把玄门的文化发展到极致,无论生活、武道还是治国上,都与玄门息息相关。再加上当初段承君的整顿,整个国度处于良性发展中。他们主张无为自化,提倡应物变化,无所不容,是以燕国不会排斥其他流派在国内生存及传播,但因玄门影响太过强大,其他流派即便存在,但始终发展不起来。二十年前,楚国皇子宗瑞认识到国家的腐朽与没落,再这样下去,等待楚国的只有灭亡。于是宗瑞隐瞒身份,游历三国,闯荡江湖,不仅在三国的各个门派中闯荡,也会凭借着自己的学识与才能进入他国官场,研究他国的治国理念。同时,宗瑞也利用自己的资源分别在三国建立门派,以备不时之需。靖延三十二年(八年前),楚国皇帝病重,宗瑞紧急回国,在皇帝驾崩之后,宗瑞以铁血手段从众兄弟中夺过皇位,开始他的血腥改革之路。镇南王一系因反对改革,在双方近八年的博弈中,以宗瑞的胜利告终,镇南王一系被清洗,无数人被斩首,也有无数官员连带着整个家族被流放。此后,宗瑞彻底坐稳皇位,开始整顿楚国上下。当初支持他的世家亦或者门派也跟着强势崛起,势不可挡。在楚国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之时,燕国皇帝章武帝眼看着各地藩王势力越来越大,无法忍受自己作为皇帝,却处处受制于人,想要削藩,于是策划一场叛乱,欲将各地藩王召集入京之后一网打尽。但这场策划中,年轻气盛的章武帝对自身的实力预估不足,天真地以为只要藩王身死,就可接手他们的封地,不明白藩王封地早已成为国中国的存在,不经历大的变革,根本无法改变这样的局面。是以,这场由章武帝策划的叛乱,最终以章武帝被囚禁在皇宫中告终,章武帝的心腹在几家藩王的围攻下散逃,躲于民间,以待时机再谋大业。而藩王之间并非和平相处,互有争端,只是以镇守西北的璟王势力最强,与尧闻联系紧密。在章武帝被囚禁控制以后,皇室的话语权也顺势被璟王掌握在手中,无人敢辩驳。这时候,作为捭阖派代表门派的捭阖谷了解到两国情况后,意识到捭阖一派崛起的机会已经到来。
捭阖谷同样建于七国混乱时期,他们知大局,善揣摩,通辩辞,会机变,全智勇,长谋略,能决断。出现即巅峰,弟子游走于各国之间,如鱼得水。在燕齐楚三国进入难得的和平时期后,捭阖谷再无用武之地,只得沉寂下来,暗中等待乱世的再次来临。如今,乱象初显,捭阖谷认为腾飞的时机已经到来,纷纷出山,扰乱三国。在捭阖谷的刻意引导下,尧岐闻之间爆发了几场小型战争,不仅国家被卷入其中,连同权贵之间,江湖之间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谁也没有预料到,三国边境的几场小摩擦会卷起大风暴,甚至涉及到各个宗派的生存与发展。以太初剑宗为首的玄门、以嵩室山为首的菩提、以砚溪山庄为首的书院派,约定三月后于玉沙关论战,此战关乎天下第一宗派之位。
同时,这也是三个国家之间的较量。
您已送过鲜花~